历史博物馆来自祖先,她证明了我们从哪里来。在古代,就是太庙。
2020年7月8日中午,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保通先生再次发文,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搬迁到浐灞提出不同的意见,他认为博物馆放在浐灞是最下策,引起网友一片争议。
陕西历史博物馆扩建是非常有必要的,这已是共识。
目前主要是选址问题在争论。张先生的意思是放在省政府,然后将省政府搬走,但是这么大的动作,估计可能性很小,代价太大,陕西省政府没那么多多钱。然后张先生又提出来一个在原址扩建,这倒是有这种可能性,但是周围确实没有地方可以扩建,北边是省委家属院,西边是财院家属院。
那么,陕西历史博物馆到底迁建去哪里更合适呢?
1、从博物馆功能和便利看,其实只要场地足够大,周围环境好,在哪都可以,而市内确实没那么大地方,浐灞能承载这个需求,周围环境也好,放在浐灞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。其他区域几乎很难再找到环境好周围配套齐全又足够大的场地。也许这是目前准备放在浐灞的原因。
2、从带动旅游以及游客消费角度看,博物馆一旦离开大雁塔周边,或者说离开“一日游”必经之地,因为博物馆和兵马俑不一样,他并不是外地游客西安一日游的“刚需”必选项,所以,离开一日游必经路线后,会失去很多粉丝。
当然,该追捧的人肯定还会追捧。
而那些随机来的、顺便看的、时间短的、外地的游客,就会因为去了大雁塔、城墙、大唐不夜城这些必看的地方后再单独去一趟浐灞而觉得不太方便,时间紧的就会选择放弃。光这一条理由就会减少很多流量,陕西旅游有太好的资源,但一直带动不起来经济发展,跟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些“可选项”有关,我们应该积极的让可选项成为必选项,而不是让必选项减少到可选项。
原先,到大雁塔周一遍逛一遍就带上博物馆,不耽误时间,整个曲江大雁塔及其周边半天就能逛完,而博物馆搬到浐灞,至少30%以上的外地游客会将参观博物馆从必选项降为可选项。
对于那些迷恋历史的人,一定会追随到浐灞,所以,博物馆给浐灞带流量引流的功能肯定有。
至于张先生说的浐灞潮湿,我认为这个理由不是关键,对博物馆来说恒温恒湿很容易做到。还有皇城复兴计划,这个也不是博物馆的必选项,因为城里还有个碑林博物馆,已经开始扩建了。
3、博物馆到底承载着什么样的文化功能?仅仅是展览吗?我们看一下国家博物馆的位置图。
从图上一眼就能看得出,国家博物馆的位置,西边是人大,中间是纪念碑,东边是博物馆。
这绝不是随意设置的,古人城市规划很讲究规则,这遵循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,也是对中华文明的敬畏。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,权力来自于人民,是政府权力合法性的来源;而博物馆是祖先宗庙,是历史文明的传承;
隋唐长安的太庙在现在碑林博物馆的位置,现在墙上还写着孔庙俩字。
4、按照古制,省人大的位置太合适,恰到好处,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现在的位置也太合适了,恰到好处。文昌门往南直线文娱巷以东,是历史博物馆最合适的选址。再往南,直到莱安中心,右手边是天坛遗址。不得不说原来陕西历史博物馆选址的人真的非常厉害。
原址扩建,要么是扩北边的省委家属院和育华社区;要么是扩南边的二六二厂家属院以及广慈医院,然后和85中学为邻。其实这是最好的选址。如果能将东南角大唐电信收进来,隔壁紧挨着大雁塔小学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5、最后再重复一遍,支持张先生呼吁,博物馆迁建真的需要慎重。当然慎重不是一定不行,是需要一个更全面的筹划。浐灞虽好,游客不方便,不一定适合陕西历史博物馆,即使提升了浐灞,也划不来。
要么就是单独弄几个博物馆,跟原馆不挂钩,也行。
下一篇:彩陶纺轮,陕西历史博物馆藏